奇石的文化内涵是赏石高端发展的精髓。
今年最美的“石头”都在这里了,看个够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文章来源于:珠宝攻略 喜欢玉石的朋友们,有没有关注 第五届的平洲“琢越杯”,为它打call呢? “琢越杯”一直以来向整个广东地区 乃至全国征集优秀玉雕作品, 让大家更大了解玉石、玉雕文化 在10月末,“琢越杯”大赛已落幕了 ▲黑财神·林新兴 每次有这种评
赏石活动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正因为这些文化的记忆、文化的信息、文化的符号,给予了观赏石更多更深的人文内涵,使之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文化载体。赏石已经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赏石意境的文化赏析方式,逐渐受到赏石人的重视。
所谓文化赏石,是指人们对观赏石从感性的鉴别到理性的赏析活动,对其表现的物象用文学的眼光、艺术的形式、绘画的理解、诗歌的语言,将其内涵充分表述出来,以期达到较为准确的诠释。
一般的赏石活动,人们往往只简单的对一块石头进行肤浅的形象判断之后,就草率地命题了事,很少用科学的、文学的、艺术的眼光去深入观察、理性赏析,以企求得最大程度的主题展现,忽视了文化赏石的重要。
而真正的文化赏石,则是由感性到理性、由表面到深层、由文化到艺术的转化和升华过程,也是对石头的意境和内涵进行深入发掘与艺术创造的过程。当然,这与赏石者的文化素质、审美心理、情绪张弛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化赏石的核心是由表及里的艺术鉴赏、人文欣赏,必须对一方石头包含的所有文化信息符号,进行深刻地分析、审慎地揣度,进而在点化主题、情感表达、意境升华时,能够完美运用和把握。这就是运用多种文化元素进行赏石的作用。
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观察与了解之后,才能确定其核心与实质,文化赏石也不例外。文化赏石必以开放的心态,须兼收并蓄,与不同门类的艺术广泛交流,孤芳自赏的赏石现象,是文化赏石的最大弊端。
“大象”出没!李沧饿狼齿山附近山峰上奇石林立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陆金星 近日,有读者向记者反映,在李沧饿狼齿山附近的一处山峰上,有“大象”出没。记者现场探访发现,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山峰上奇石林立,外形酷似大象、老鹰、狼等动物的石头矗立山头,尤其以大象最为形象,仔细看还是一对母子象。
“千岩万壑来几上,中有绝涧横天河。”这是元代赵孟頫咏《水岱岳》石的名句。他把几案上的水石观赏放大到山川天地之间;苏东坡在《壶中九华》咏石诗“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的佳句里,赋予了对大自然的深切之爱。“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是清代大文学家、诗人赏石家曹雪芹的赏石画之作。
古代文人墨客都能够充分运用诗词的解析功能,通过与爱石的对视、爱抚、对话,以情达意,以物尽兴,让一方看似寻常的石头富含了更多的文人气息,真正达到了人石合一的忘我境界。
诗词歌赋则通过对文化赏石中主题的描述和意象的营造,抒发个人的不同思绪,表达自己的不同心境,使观赏石具备更加丰富的文化魅力,这也是我们提倡包括诗词歌赋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文化赏石的目的所在,也是对文化赏石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现。
文化赏石,既是传承和弘扬民族赏石文化的需要,也是更新赏石理念、发展赏石艺术的必须。
只有用文化赏石的态度和视角去爱石赏石,学习国学和历史、学习文化和艺术,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艺术造诣,学会文化赏石、艺术赏石,才能在赏石活动中注入更多、更深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提升精神境界,促进赏石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大发展。
本文源自头条号:静悟一品石如有侵权请联系说明
玩奇石不怕俗只怕装,这话说得太好了
小时候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古时候一个北方人到江南一个县城去当县令,当地的乡绅设宴招待,酒席上有一盘水煮的菱角,可以剥皮后沾着糖吃。这个县令没有见过菱角,感觉很稀奇,就夹了一个放在了嘴里。一边的师爷赶紧说,老爷这是要剥皮吃的,这位老爷说我知道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