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石网下线了!有20多万注册用户,奇石收藏遭遇春天寒冬?
奇石的石种和其价值到底有多大关系?实际上密切到超乎想象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奇石如今的热度可以说是相当优秀!但是依旧有很多的玩家觉得奇石的崛起运气占了很大的程度,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奇石的走红其实更多的是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虽然有炒作的成分却并非是全部原因!这些都抛开不说玩家最关注的还是奇石价格的问题,那么奇石的价格
近段时间,奇石圈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曾经拥有20多万注册用户,日活跃用户数万,有官网之称的中国奇石网“关闭”下线了。
该网下线没有任何的预兆,也没有郑重的声明和告别。
因为每天浏览中国奇石网已成习惯,一个多月前,当我再次登录该网页时,却被显示无法链接源站,但通过搜索网站的版块栏目还能正常浏览,当时认为是出现了技术性问题或网站更新,也没有在意。但是在每天的尝试中,网页始终无法打开,后来其版块栏目也打不开了,时至今日。
相似的问题困扰的不仅仅是我,更有成千上万的奇石爱好者和奇石藏家。他们和我一样,通过多年来与中国奇石网的亲密接触,建立了深厚的良师益友与伙伴关系,产生了浓浓的感情。
说真的,中国奇石网创办之初和紧接着的运营操作还是不错的,其宗旨以赏石藏石、推动奇石文化发展为主,在版面栏目安排上也比较适合当时的赏石藏石氛围和奇石文化发展环境,有奇石鉴赏、奇石交易、奇石拍卖、奇石文化、奇石论坛、奇石理论等栏目,同时还细化出灵璧石、黄蜡石等专项子栏目,可谓丰富多彩。同时,中国奇石网还开辟有玉石、古玩等交流栏目,拓展了服务群体。
大家对于中国奇石网的突然下线,讨论最多的就是难以割舍的情感和失去这个奇石交流平台的无可适从。大家和我一样,都是通过中国奇石网认识到奇石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到各地奇石的精彩绝伦,结交到来自五湖四海的良师益友。中国奇石网无疑成为引领石友们迈向奇石文化殿堂、收藏鉴赏精品奇石的平台。我最初对黄蜡石懵懂无知,通过浏览石友老师们发的“技术”帖子,和老师们的细心指教,方知黄蜡石的种别之分,纹理之分等常识,进而融入进去,成为黄蜡石以及奇石的痴迷者,收藏的大多数奇石来自这个平台。
中国奇石网也因此赢得了石友们的认可,很快就积攒了人气,注册用户达到20多万,日活跃用户数万人。
而如今,中国奇石网的昔日辉煌已荡然无存,其自身也销声匿迹,给石友们留下的是怅然若失与怀想。从此,深交多年,有业务联系和业务需求的双方如断线的风筝,失去了联系方式也就没有了音信。建立多年的奇石交易渠道就此进入了死胡同,需要另辟蹊径,重打鼓另开张。
不过,中国奇石网的“关闭”下线,也怨自身的创新意识不强,无法适应当前多媒体繁荣发展的环境需求。其版块栏目始终一成不变,虽然打着奇石文化与奇石理论繁荣发展的旗号,但始终没有深层次的研究与展示,让网站成为奇石交易、奇石炒作的平台,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先机与活力。
精品奇石都具备这三个方面的特征,看一看你的奇石是不是精品!
对于如何鉴赏奇石,好多石友都是有自己的自己的依据,虽然每个人有所偏重,但不外乎遵循奇石的形、色、质、纹、韵五要素,再结合奇石的取名、立意等特点来进行鉴赏评估。那么,什么样的奇石算是好的奇石呢?好多石友可能会一下子回答不上来,因为会觉得好的奇
中国奇石网的下线,无形中给奇石爱好者、收藏者和经营者带来了无法释疑的阴影:奇石收藏的未来是春天或寒冬?
当我们面对日益冷清的奇石市场,目睹一个个关门或改换门庭的奇石馆,不可否认,奇石收藏进入了寒气逼人的冬天。前几天,从一位外地的石友那里得到一个消息,他们本地一个原本很活跃的奇石鉴赏协会,如今已基本没有开展活动了,面临解体。奇石市场与奇石收藏进入寒冬与下列因素有关。
01、经济化的恶意炒作
奇石文化传承数千年,进入本世纪初达到了一个繁荣的顶峰,表现在奇石群体的数量激增,奇石品种的被大量发掘、奇石市场与收藏馆所的大量涌现,而这一切不是建立在奇石文化、奇石艺术的推广与鉴赏等方面,而是被利益经济化了。大多数奇石参与者是奔着赚个盆满钵满、挖掘第一桶金等一夜暴富的梦想而来的,开始疯狂炒作、甚至恶意炒作奇石。先是炒作黄龙玉、接着是大化石、灵璧石等,他们大量囤积并提升价格,如黄龙玉由最初的论吨论车卖,发展到论块论克卖,每克能卖数千元,在经济化的炒作下,奇石市场、奇石收藏进入了短期内的繁荣,其实这是一种病态化的行为。同时,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给奇石化妆、给奇石动手术等不良行为也不断涌现,这些因素都为奇石进入寒冬埋下了伏笔。
02、缺少了灵魂的支撑
奇石被大众接受并收藏,在于其天然的艺术性和赋予的文化属性,古人玩石藏石,可赏石赋诗,悟石修身,没有过多的经济与市场化等杂耍。而如今,虽然各地都打着奇石文化的旗号,但真正作用是奇石搭台,经贸唱戏,一切以经济为中心,对奇石文化的推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不少地方,特别是奇石主产地均成立了各类奇石协会,但其主要业务是推介奇石、交易奇石,在奇石文化、奇石艺术鉴赏等方面力不从心或无力而为,形不成有效的研究与创新,长此以往,奇石缺少了文化艺术的包装,沦为了经济发展的代名词,不少地方甚至把奇石当作了一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产业,在奇石失去了文化艺术与理论的支撑下,就如同人类失去了灵魂,毫无生机与活力,这样离寒冬也就不远了。
冬天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相信,如今的奇石寒冬终将要过去,只要理性玩石、赏石、藏石,少一些经济化的恶意炒作与运营,让奇石文化的灵魂回归本体,加上繁荣机制的建立与创新,奇石市场与奇石收藏的春天也就近在咫尺了。
本文源自头条号:视天下i如有侵权请联系说明
今后捡走一块泰山石,最高罚两万
五岳之首的泰山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世界地质公园,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一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地标。“泰山安则四海皆安”,正因如此,泰山石被人们赋予了稳如泰山、石来运转的美好寓意,不少游客在泰山游玩时也喜欢捡一块石头带回家。 随着对泰
目录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