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赏石界大咖,赶紧找他合个影
游园赏月,还可探寻陨石的秘密,中秋佳节游客打卡中华奇石馆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极目新闻记者 王荣海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穿汉服,学书法、猜灯谜……中秋佳节之际,武汉中华奇石馆举办“中秋佳节,石心石意”古风夜游活动,观众既感受了中秋闯月宫的浪漫,还能探寻化石的奥秘。 9月19日,武汉中华奇石馆邀请本土网红打造
动动手,点击右上角“关注”,奇石圈与你一起玩转奇石!
都说青少年喜欢追星,其实以中老年为主体的赏石界也同样存在着追星现象。你看,几乎每一个石展的开幕式上,那些颇有知名度的会长、嘉宾、顾问或藏家总是被一波又一波的人请求合影。而其中有些人追星之狂热程度一点儿都不逊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碰到一位石界名人必与之合影,合影之后必发朋友圈,有的甚至还会将与部分所谓重量级人物的合影打印出来摆在家中显眼的位置。
社会上青少年们的追星应该很好理解,那完全是一种娱乐放松和理想的投射。奇石圈中一帮中老年人的追星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呢?或许每个人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有一种观点却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那就是为了积累人脉。
众所周知,奇石圈的人员结构异常复杂,各地各族,各行各业,几乎无所不包。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若是多了些在各地的各行各业相对成功的朋友,那路岂不是更好走了吗?于是乎,有些人便以“天下石友是一家”为口号,以合影留念为借口,从而去搭讪和结识赏石界的名流、大咖。若能加上好友便搭上了这条人脉;即便加不上好友,与其之合影亦可作为炫耀的资本,用以抬高自我在赏石界中的地位。
这种道理和逻辑似乎没啥毛病,但在现实操作中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绝大部分大咖,合影早就拍上了,好友也很早加上了,每天清晨的问候也按时发送了。尽管如此,别说找他们办事了,人家根本就想不起你是谁。前两年参加一个石友聚餐,笔者就亲眼看到了这样尴尬的一幕。席间,某县观赏石协会的会长大谈自己的人脉,说认识这个大咖,深交那个名流。坐在旁边的一位藏家实在听不下去了,就说出了那位会长刚才提到的某位大咖问道:“你跟某某某会长很熟吗?”那位会长充满自豪地说:“何止熟?我们是深交多年的老朋友了!”听到这里,那位藏家立马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位大咖的电话并打开了免提,简短的寒暄之后告诉他说:“这里有一位你深交多年的老朋友,你跟他说两句。”那位会长接过电话,充满敬意地说:“会长您好,我是×××。好久不见了!”
价值过亿的奇石,值钱在哪里?(二)岁月
被誉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的《岁月》,该石是1997年,被奇石发烧友寻见的,属戈壁石类,约为成人拳头大小酷似一老妪头部雕像,其五官精准、眉眼传神、鼻口造型生动,黑色发髻恰到好处的发散于天庭,天公造化,叹为观止。 奇石《岁月》 该奇石高约13厘米、宽8厘
“×××?不好意思,您是哪里的朋友?”电话里传来大咖的满腔疑惑和不确定。
“我是××省××市××县观赏石协会的会长×××呀!您忘了吗?五年前的××石展,咱们合过影,加过微信的。我每天还给您发信息问好呢。”
听到这里,在座的其他石友差点没忍住要笑出声来。
如果说合个影、加个好友就能搭上人脉,那也是建立在彼此实力相当的基础之上的。真正强大的人根本不需要到处合影找人脉,人脉反而会主动找上们来;若自己不够强大、实力不济,即便跟再多的大咖合影也无法使其变成你的人脉。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与你同行的朋友。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
喜爱奇石的石友们,关注头条号“奇石圈”后,点击下方卡片加入奇石圈的官方圈子,来圈内欣赏更多名家美石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美石,还能与全国各地的石友们一同交流玩石心得!
图片:综合石友和网络,仅供欣赏
本文源自头条号:奇石圈如有侵权请联系说明
四川奇石玉石一览,有个村子几乎每户靠捡石头年入几十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仙李白描写自己家乡的美景丝毫不吝笔墨,短短四句诗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峨眉山月照江水的优美画卷。出生于眉山的苏东坡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流传至今。出生于四川广元的武
目录 返回
首页